闓字的意思

闓拼音 kǎi    闓部首 門 闓笔画 18 注音 ㄎㄞˇ    繁体字 闓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横竖折横横竖折竖横竖折横捺撇横 闓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闓五笔86:UMGU 闓五笔98:UMGU 五行:木 UniCode:U+95D3 四角号码:77108 仓颉:ANUMT GBK编码:EA47 规范汉字: 闓的解释


kǎi   ㄎㄞˇ
◎ 见“闿”。

闓的汉语字典

[①][kǎi]
[《廣韻》苦亥切,上海,溪。]
[《廣韻》苦愛切,去代,溪。]
“闿1”的繁体字。
(1)开启。
(2)开阔。
(3)通“愷”。和乐。
(4)通“剴”。参见“闓切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苦亥切,上15海,kǎi,蟹開一上咍溪
[平水韵]:上声十贿
[粤 语]:hoi2

闓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戌集上】【門字部】 闓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340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苦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可亥切,?音愷。【說文】開也。【正韻】闢也,解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東齊開戸謂之閻笘,楚謂之闓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今欲與漢闓大關。【曹植·矯志詩】門機之闓,楛矢不追。 又【博雅】闓,欲也。 又通作凱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昆蟲闓懌。【史記】作凱澤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丘哀切,音開。【集韻】明也。 又決拾也。【儀禮·鄕射禮·袒決遂註】決,猶闓也,以象骨爲之,著右大擘指,以鈎弦闓體也。【釋文】闓,音開。 又人名。【後漢·劉表傳】遂起立學校,博求儒術,綦母闓、宋忠等。【註】闓,音開。 又【廣韻】苦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口漑切【正韻】丘蓋切,?音慨。義同。 闓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kǎi(ㄎㄞˇ)

⒈  開:闓關。

⒉  古同“愷”,歡樂。

English

open; peaceful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