嚈拼音
yàn 嚈部首 口 嚈笔画 17 注音
ㄧㄢˋ 繁体字 嚈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横撇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捺 嚈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嚈五笔86:KDJD 嚈五笔98:KDJD 五行:火 UniCode:U+5688 四角号码:61084 仓颉:RMAK GBK编码:8799 规范汉字: 嚈的解释
● 嚈
yàn ㄧㄢˋ
◎ 〔嚈气〕同“咽气”,人死断气。
◎ 〔嚈哒〕中亚古族名、国名。亦称“白匈奴”。
嚈的汉语字典
[①][yè]
[《集韻》益涉切,入葉,影。]
见“嚈噠”。
[②][yàn]
同“咽2”。
(1)吞咽。
(2)见“嚈2氣”。
音韵参考
[国 语]:yà
[粤 语]:aat3jip3
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嚈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211第41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壓。【魏書·明帝紀】神龜二年,吐噠渾,宕昌,嚈噠等國遣使來貢。 嚈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