稟字的意思

稟拼音 bǐng    稟部首 禾 稟笔画 13 注音 ㄅㄧㄥˇ    繁体字 稟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竖折竖折横横撇横竖撇捺 稟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稟五笔86:YLKT 稟五笔98:YLKT 五行:木 UniCode:U+7A1F 四角号码:00904 仓颉:YWRD GBK编码:B741 规范汉字: 稟的解释


bǐng   ㄅㄧㄥˇ
◎ 同“禀”。

稟的汉语字典

[①][bǐng]
[《廣韻》筆錦切,上寢,幫。]
亦作“禀1”。
(1)赐人以谷。
(2)赋予;给与。
(3)领受;承受。
(4)遵循;奉行。
(5)对上报告。
[②][lǐn]
[《集韻》力錦切,上,來。]
同“廩1”。亦作“禀2”。
(1)谷仓。
(2)粮食。
(3)古代官名。掌米仓,即《周礼》中的廩人。
(4)敬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筆錦切,上47寑,bǐn,深開三上侵B幫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六寝
[粤 语]:ban2lam5
[闽南语]:pin2

稟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稟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855第16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力錦切,音懔。【說文】賜穀也。从㐭从禾。【徐曰】公稟賜之也。【廣韻】與也。【增韻】供也,給也,受也。【禮·中庸】旣稟稱事。【歐陽氏曰】古者給人以食,取之倉廩,故因稱稟給,稟食。【前漢·孝文紀】吏稟當受鬻者。【師古註】稟,給也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筆錦切,賓上聲。受命曰稟。【書·說命】臣下罔攸稟令。【傳】稟,受也。毛氏曰:今俗以白事爲稟,古無此義。 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長社北界有稟水。 又【集韻】逋鴆切,賓去聲。受也。 【韻會】俗作禀,非。 稟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金文  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bǐng(ㄅ一ㄥˇ)

⒈  同“禀”。

English

report to, petition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