鳧字的意思

鳧拼音    鳧部首 鳥 鳧笔画 13 注音 ㄈㄨˊ    繁体字 鳧 部首笔画 11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撇折 鳧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鳧五笔86:WVGM 鳧五笔98:QOWB 五行:水 UniCode:U+9CE7 四角号码:27217 仓颉:HFHN GBK编码:F844 规范汉字: 鳧的解释


fú   ㄈㄨˊ
◎ 见“凫”。

鳧的汉语字典

[①][fú]
[《廣韻》防無切,平虞,奉。]
亦作“鳬1”。
(1)野鸭。状如家鸭而略小,肉味甚美。
(2)指家鸭。参见“鳧雁”。
(3)浮游;泅水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防無切,上平10虞,fú,遇合三平虞並
[粤 语]:fu4
[闽南语]:hu5

鳧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鳧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481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馮無切【正韻】逢夫切,?音扶。【爾雅·釋鳥】舒鳧,騖。【郭註】鴨也。【疏】野曰鳧,家曰鴨。【又】鳧,雁醜,其足蹼,其踵企。【郭註】鳧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,飛卽伸其腳跟企直。【疏】醜類也。【又】鸍,沈鳧。【註】狀似鴨而小,背文靑色,?腳紅掌,短喙長尾。【詩·鄭風】弋鳧與雁。又【大雅】鳧鷖在涇。【註】鳧,水鳥。鷖,鳧屬。又【南越志】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,宿必以樹。又【揚子方言郭註】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寇鳧。又【山海經】鹿臺山有鳥,狀如雄雞,人面,曰鳧徯。又官名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鳧氏爲鍾。【正字通】鳧入水不溺,以名鍾工,取虛浮之義。又山名。【詩·魯頌】保有鳧繹。【註】鳧繹,二山名。又鳧麗山。見【山海經】。又魚鳧,人名。蜀山氏之君也。見【成都記】。又鳧茨,草名。【後漢·劉玄傳】人掘鳧茨而食。又【廣韻】茆鳧,葵也。俗省作鳧。《爾雅·釋鳥》鸍,沉鳧。《說文》?shū部:鳧,舒鳧,鶩也。从鳥?聲。
考證:〔【揚子方言郭註】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冠鳧。〕 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。 鳧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甲骨文  金文  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fú(ㄈㄨˊ)

⒈  见“凫”。

English

wild duck, teal; swim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