鼥拼音
bá 鼥部首 鼠 鼥笔画 18 注音
ㄅㄚˊ 繁体字 鼥 部首笔画 1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竖横折横横折捺捺折捺捺折横撇折捺捺 鼥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鼥五笔86:VNUC 鼥五笔98:ENUY 五行:水 UniCode:U+9F25 四角号码:73747 仓颉:HVIKK GBK编码:FC96 规范汉字: 鼥的解释
● 鼥
bá ㄅㄚˊ
◎ 〔鼧鼥〕见“鼧”。
鼥的详细解释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鼥 bá
〈词性:名〉
——鼧鼥( tuóbá):古书上指旱獭,也称土拨鼠
鼥的汉语字典
[①][bá]
[《集韻》蒲撥切,入末,並。]
见“鼧鼥”。
音韵参考
[粤 语]:bat6
鼥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亥集下】【鼠字部】 鼥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528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蒲撥切,音跋。【集韻】鼠肥者。【本草】李時珍曰:皮可爲裘,甚煖,濕不能透。【正字通】鼧鼥鼠,生西番山澤中,穴土爲窠,形似獺。?人掘食之,蒙古人名答刺不花。唐書有鼧鼥鼠,鼧鼥言其肥也。【唐韻】?鼥。音僕。扑俗譌爲土撥。本草從之,非。 又【集韻】房廢切,音吠,同鼣,鼠名,其鳴如犬吠。 鼥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韩国明朝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