謈拼音
bó 謈部首 言 謈笔画 17 注音
ㄅㄛˊ 繁体字 謈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謈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謈五笔86:JAWY 謈五笔98:JAWY 五行:水 UniCode:U+8B08 四角号码:60601 仓颉:ATCR GBK编码:D663 规范汉字: 謈的解释
● 謈
bó ㄅㄛˊ
◎ 因痛而叫喊:“舍人不胜痛,呼謈。”
◎ 声。
謈的汉语字典
[①][pó]
[《廣韻》蒲角切,入覺,並。]
[《廣韻》匹角切,入覺,滂。]
痛极而叫喊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蒲角切,入4覺,bó,江開二入江並
[平水韵]:入声三觉
[粤 语]:bok6
[闽南语]:phiak4
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謈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174第24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蒲角切【集韻】弼角切,?音雹。【說文】大呼自勉也。【廣韻】嗃謈,大呼也。【集韻】或作?。 又【集韻】北角切,音剝。【類篇】聲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匹角切,音璞。亦大聲自勉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簿皓切,袍上聲。白冤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蒲褒切,音袍。【金壷字考】呼謈,痛冤聲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郭舍人榜不勝痛,呼謈。【註】服虔音暴。師古步高切。自冤痛之聲也。今人痛甚,則稱阿謈。 【說文】本作?。 謈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韩国明朝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