珙拼音
gǒng 珙部首 王 珙笔画 10 注音
ㄍㄨㄥˇ 繁体字 珙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 珙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珙五笔86:GAWY 珙五笔98:GAWY 五行:木 UniCode:U+73D9 四角号码:14181 仓颉:MGTC GBK编码:E7EE 规范汉字:4403 珙的解释
● 珙
gǒng ㄍㄨㄥˇ
◎ 〔珙桐〕落叶乔木,茎高二十米左右,亦称“空桐树”。
◎ 古代玉器,大璧。
珙的详细解释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珙 gǒng
〈词性:名〉
大璧 [big jade]
珙,大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珙的汉语字典
[①][gǒng]
[《廣韻》居悚切,上腫,見。]
[《廣韻》九容切,平鍾,見。]
大璧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九容切,上平3鍾,jīong,通開三平鍾見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·上声二肿
[粤 语]:gung2
珙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珙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730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拘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勇切,?音拱。【說文】玉名也。【玉篇】大璧也。【集韻】或作㺬。通作拱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雖有拱璧。 又【廣韻】九容切【集韻】居容切,?音恭。義同。【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】竊其珙璧。徐邈讀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胡公切,音洪。玉也。同玒。 又【韻會】人名。唐有王珙。 珙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