鱗拼音
lín 鱗部首 魚 鱗笔画 23 注音
ㄌㄧㄣˊ 繁体字 鱗 部首笔画 11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捺撇横竖撇捺撇折捺横折竖 鱗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鱗五笔86:QOOH 鱗五笔98:QOOG 五行:火 UniCode:U+9C57 四角号码:29359 仓颉:NFFDQ GBK编码:F75B 规范汉字: 鱗的解释
● 鱗
lín ㄌㄧㄣˊ
◎ 见“鳞”。
鱗的汉语字典
[①][lín]
[《廣韻》力珍切,平真,來。]
“鳞1”的繁体字。
(1)鱼类、爬行类和少数哺乳类动物密排于身体表层的衍生物,具有保护作用。
(2)鱼的代称。
(3)借指书信。
(4)泛指有鳞甲的动物。
(5)比喻形状似鳞片之物。
(6)姓。春秋宋有大夫鳞鱹,鳞朱。见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力珍切,上平17眞,lín,臻開三平眞A來
[平水韵]:上平十一真
[粤 语]:leon4
[闽南语]:lan5
鱗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鱗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1478第22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力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珍切,?音鄰。【說文】魚甲也。【玉篇】魚龍之鱗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動物宜鱗物。【註】鱗,龍之屬。【禮·月令】其蟲(鱗。【註】)龍蛇之屬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凡鱗者,生於庶魚。又【正字通】雙鱗魚,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,鱗有兩重,與諸魚別,味肥(美。)又姓。【左傳·文十六年】鱗鱹爲司徒。【類篇】或作䰼。此條有四字脫落,包括一個空格。今補於()中。 鱗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