憼拼音
jǐng 憼部首 心 憼笔画 16 注音
ㄐㄧㄥˇ 繁体字 憼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竖撇折竖折横撇横撇捺捺折捺捺 憼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憼五笔86:AQKN 憼五笔98:AQKN 五行:火 UniCode:U+61BC 四角号码:48334 仓颉:TKP GBK编码:91A0 规范汉字: 憼的解释
● 憼
jǐng ㄐㄧㄥˇ
◎ 古同“儆”。警示,警告,警醒。
憼的汉语字典
[①][jǐng]
[《廣韻》居影切,上梗,見。]
[《廣韻》居兩切,上養,見。]
同“儆1”。
戒备;警戒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居兩切,上36養,jiǎng,宕開三上陽見
[国 语]:jǐng
[粤 语]:ging2
憼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憼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404第46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居影切【集韻】舉影切,?音景。【說文】敬也。从心敬聲。與儆通。【荀子·佹詩】無私罪人,憼革二兵。【註】憼,戒也。革,甲也。二,副也。言無私心而治有罪之人,反恐爲所害,而常爲兵革,以備之也。 又【廣韻】居兩切【集韻】舉兩切,?音繈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居慶切。與敬同。本作敬。或从心。【說文】肅也。 憼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金文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