褘字的意思

褘拼音 huī    褘部首 衤 褘笔画 14 注音 ㄏㄨㄟ    繁体字 褘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折竖撇捺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 褘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褘五笔86:PUNH 褘五笔98:PUNG 五行:木 UniCode:U+8918 四角号码:34256 仓颉:LDMQ GBK编码:D18B 规范汉字: 褘的解释


huī   ㄏㄨㄟˉ
◎ 见“祎”。

褘的汉语字典

[①][huī]
[《廣韻》許歸切,平微,曉。]
“袆1”的繁体字。
(1)绘有野鸡图纹的王后祭服。古礼规定在从王祭祀先王时所服。
(2)佩巾。佩于前身可以蔽膝,故也称蔽膝。
[②][yī]
美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許歸切,上平8微,huī,止合三平微曉
[粤 语]:fai1

褘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褘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121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吁韋切,?音暉。【玉篇】后祭服也。【禮·玉藻】王后褘衣。【釋名】王后之上服曰褘衣,畫翟雉之文于衣也。伊洛而南,雉靑質五色備曰翬,鷂翬畫鷂雉之文于衣也。 又【篇海】雨非切,音韋。【類篇】與幃同,囊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婦人之褘謂之縭。【註】卽今之香纓也。褘邪交落帶繫于體,因名爲褘。 又【類篇】蔽膝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蔽膝,江淮之間謂之褘,或謂之袚,自關而東謂之蔽膝。 又美也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漢帝之德,侯其褘而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與委通。【王應麟·詩攷】褘隋卽委蛇,出《韓詩內傳》。《漢衞尉衡方?》褘隋在公。 又音猗。人名。【前漢·王子侯表】安侯褘嗣。 又音鞠。【禮·玉藻】再命褘衣。【註】褘讀爲鞠。 褘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huī(ㄏㄨㄟ)

⒈  见“祎”。

English

ceremonial gowns of a queen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