厖字的意思

厖拼音 máng    厖部首 厂 厖笔画 9 注音 ㄇㄤˊ    繁体字 厖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撇横撇折撇撇撇捺 厖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厖五笔86:DDNE 厖五笔98:DDNY 五行:水 UniCode:U+5396 四角号码:71214 仓颉:MIUH GBK编码:8585 规范汉字:6859 厖的解释


máng   ㄇㄤˊ
◎ 石头大的样子。
◎ 古通“尨”。
◎ 丰厚;厚重。
◎ 有;拥有。
◎ 杂;乱。
◎ 长毛狗,亦泛指犬。

厖的汉语字典

[①][máng]
[《廣韻》莫江切,平江,明。]
“痝1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大。
(2)厚。与“薄”相对。
(3)指厚道。参见“厖然”。
(4)纷乱。
(5)通“尨”。多毛狗。亦泛指犬。
(6)通“尨”。杂色。
(7)通“蒙”。参见“厖昧”。
[②][páng]
见“厖2兒”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东部明母,meong
[广 韵]:莫江切,上平4江,máng,江開二平江明
[平水韵]:上平三江
[国 语]:páng,máng
[粤 语]:mong4pong4
[闽南语]:bong1

厖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子集下】【厂字部】 厖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161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莫江切,音尨。【說文】石大貌。从厂,尨聲。一曰厚也。【玉篇】大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有也。【疏】左傳,民生敦厖,言人生聚豐厚大有也。又姓。【前漢·古今人表】厖圉。又通作庬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湛恩庬洪。又通作蒙。【韻會】《荀子》引《詩》爲下國駿蒙。【左傳】厖茸,音蒙。又【集韻】母項切【韻會】母講切,?音?。義同。【韻會】《詩》爲下國駿厖,《毛傳》讀如平聲,鄭箋音上聲。 厖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máng(ㄇㄤˊ)

⒈  石头大的样子。

⒉  古通“尨”。

⒊  丰厚;厚重。

⒋  有;拥有。

⒌  杂;乱。

⒍  长毛狗,亦泛指犬。

English

bulky; thick and large; confused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