誕拼音
dàn 誕部首 言 誕笔画 13 注音
ㄉㄢˋ 繁体字 誕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撇竖横折折捺 誕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誕五笔86:YTHP 誕五笔98:YTHP 五行:火 UniCode:U+8A95 四角号码:02641 仓颉:YRNKM GBK编码:D551 规范汉字: 誕的解释
● 誕
dàn ㄉㄢˋ
◎ 见“诞”。
誕的汉语字典
[①][dàn]
[《廣韻》徒旱切,上旱,定。]
“诞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訑2”。
(1)指言论虚妄夸诞,说大话。
(2)大,程度、情势等不同一般。参见“誕告”。
(3)宽阔;长大。
(4)虚妄;荒诞。
(5)欺骗,欺诈。
(6)放肆;放纵。
(7)生育;出生。
(8)泛指产生。
(9)生日。
(10)信。
(11)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无实义。
(12)传说中的兽名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徒旱切,上23旱,dàn,山開一上寒定
[平水韵]:上声十四旱
[粤 语]:daan3
[闽南语]:tan5
誕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誕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162第05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蕩旱切【正韻】徒亶切,?音袒。【說文】詞誕也。【徐曰】妄爲大言也。【廣韻】欺也。【書·無逸】乃逸乃諺旣誕。【蔡傳】誕妄。【孔傳】欺誕。【史記·扁鵲傳】先生得無誕之乎。【荀子·修身篇】易言曰誕。【說苑·尊賢篇】口銳者多誕而寡信。 又【正韻】放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伯州犁曰:子姑憂子晢之欲背誕也。【註】放誕也。【晉書·羊曼傳】阮孚爲誕伯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大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帝乃誕敷文德。【傳】大也。【詩·大雅】誕彌厥月。【毛傳】大也。【朱傳】發語辭。 又【字彙】闊也。【詩·國風】旄丘之葛兮,何誕之節兮。【箋】土氣緩,則葛生闊節。 又【廣韻】育也。【後漢·裴楷傳】昔文王一妻,誕致十子。【晉書·袁宏傳】誕靈物以瑞德。 又【玉篇】天子生曰降誕。【後漢·虞美人傳】誕生聖皇。【舊唐書·德宗紀】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。 又【廣雅】信也。 又誕馬。【唐書·儀衞志】一品鹵簿有誕馬六。【宋史·儀衞志】誕馬,散馬也。 又國名。【魏志·東夷傳】有古誕者國。 又獸名。詳訛字註。 又【正韻】杜晏切,袒去聲。亦放也。與訑同。 【集韻】亦作唌。 誕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