嚶拼音
yīng 嚶部首 口 嚶笔画 20 注音
ㄧㄥ 繁体字 嚶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竖折横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横撇捺折撇横 嚶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嚶五笔86:KMMV 嚶五笔98:KMMV 五行:火 UniCode:U+56B6 四角号码:66044 仓颉:RBCV GBK编码:87C2 规范汉字: 嚶的解释
● 嚶
yīng ㄧㄥˉ
◎ 见“嘤”。
嚶的汉语字典
[①][yīng]
[《廣韻》烏莖切,平耕,影。]
“嘤1”的繁体字。
(1)鸟鸣声。
(2)借指鸣叫着的鸟。
(3)哽塞;哽咽。
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耕部闕母,eng
[广 韵]:烏莖切,下平13耕,ēng,梗開二平耕影
[平水韵]:下平八庚
[国 语]:yīng
[粤 语]:ang1jing1
嚶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嚶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214第11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烏莖切【集韻】於莖切【韻會】幺莖切,?音櫻。【說文】鳥鳴也。【詩·小雅】鳥鳴嚶嚶。【爾雅·釋訓】嚶嚶,相切直也。【註】嚶嚶兩鳥鳴,喩朋友切磋相正。 又【集韻】通作譻。【張衡·思?賦】鳴玉鸞之譻譻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訓】嚶嚶,相切直也。【註】嚶嚶而鳥鳴。〕 謹照原文而鳥鳴改兩鳥鳴。 嚶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