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賁
bì ㄅㄧˋ
[①][bì]
[《廣韻》彼義切,去寘,幫。]
“贲1”的繁体字。
(1)文饰;装饰。
(2)华美光彩貌。
(3)《易》六十四卦之一。离下艮上。
(4)通“斑”。色杂斑驳貌。
[②][fén]
[《廣韻》符分切,平文,奉。]
“贲2”的繁体字。
(1)大。参见“賁2庸”、“賁2鼓”。
(2)三足龟。参见“賁2”。
(3)通“墳”。典籍;简策。
(4)通“獖”。参见“賁2彘”。
[③][bēn]
[《廣韻》博昆切,平魂,幫。]
“贲3”的繁体字。
(1)通“奔”。奔走。
(2)引申为勇。参见“賁3士”。
(3)通“奔”。星之一种,参见“賁3星”。
(4)横隔膜。
[④][fèn]
[《集韻》父吻切,上吻,奉。]
“贲4”的繁体字。
(1)通“憤”。怒气。
(2)通“墳2”。隆起。
[⑤][lù]
[《集韻》力竹切,入屋,來。]
“贲5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賁5渾”。
[⑥][pān]
[《集韻》孚袁切,平元,敷。]
“贲6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賁6禺”。
[⑦][féi]
[《廣韻》符非切,平微,奉。]
[《廣韻》博昆切,平魂,幫。]
[《廣韻》彼義切,去寘,幫。]
“贲7”的繁体字。
姓。
[⑧][fèn]
[《集韻》方問切,去問,非。]
“奔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贲8”的繁体字。
(1)通“僨”。覆败。参见“賁8軍”。
(2)通“奮”。振起。参见“賁8信”。
(3)通“奮”。发抒;显露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符非切,上平8微,féi,止合三平微並
[平水韵]:上平十二文·上平十三元·去声四寘
[粤 语]:ban1bei3fan4fan5
[闽南语]:p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賁
⒈ 美飾。《易經•賁卦•上九》:“白賁,無咎。”孔穎達《周易正義》:“以自為飾而無憂患。”
⒉ 易經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離下艮上。象徵著可以有小利,且可以有所往的意思。
⒊ 華麗的、光潔的。
⒋ 形容貴賓駕臨。
賁
⒈ 富於勇力而行走迅速。《廣韻•平聲•魂韻》:“賁,勇也。”《墨子.備梯》:“令賁士、主將皆聽城鼓之音而出。”
⒉ 見“賁門”。
⒊ 姓。如春秋時魯國有賁浦。
forge ahead; energetic; sur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