柞字的意思

柞拼音 zhà    柞部首 木 柞笔画 9 注音 ㄓㄚˋ    繁体字 柞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撇捺撇横竖横横 柞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柞五笔86:STHF 柞五笔98:STHF 五行:木 UniCode:U+67DE 四角号码:48911 仓颉:DHS GBK编码:D7F5 规范汉字:4151 柞的解释


zuò   ㄗㄨㄛˋ
◎ “栎”的通称:柞蚕。柞丝。柞栎。

柞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à
〈词性:名〉
(1) 水名 [Zan River]。汉水支流
旬水又东,南迳 旬阳县,与 柞水合。水西出 柞溪。——《水经注》
(2) 另见 zuò 
基本词义
zuò 
〈词性:名〉
(1) 栎的通称 [oak]。栎属的乔木或灌木
(2) 另见 zhà 

柞的汉语字典

[①][zuò]
[《廣韻》在各切,入鐸,從。]
[《廣韻》則落切,入鐸,精。]
(1)木名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生棘刺。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初秋开花,花小,黄白色。木质坚硬,供制家具等用,树皮及叶可入药。
(2)木名。指山毛榉科的麻栎。
(3)山名。
(4)古国名。
(5)通“酢”。客以酒回敬主人。
[②][zé]
[《集韻》側格切,入陌,莊。]
(1)砍伐树木。
(2)指砍伐。
(3)窄。参见“柞2狹”。
[③][zhà]
[《集韻》仕下切,上馬,崇。]
(1)水名。汉水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
(2)量词。用同“拃”。表示张开的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铎部从母,dzak
[广 韵]:則落切,入19鐸,zuo,宕開一入唐精
[平水韵]:入声十药·入声十一陌
[国 语]:zuò,zé,zhà
[粤 语]:zaa6zaak3zok6

柞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柞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519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在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各切,?音昨。【說文】木也。【詩·小雅】維柞之枝,其葉蓬蓬。【詩輯】柞,堅韌之木。新葉將生,故葉乃落,附著甚固。 又【前漢·武帝紀】行幸?厔五柞宮。【張宴曰】有五柞樹,因以名宮也。 又【唐韻】則落切,音作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側格切,音窄。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【詩·周頌】載芟載柞。又【周禮·夏官】柞氏掌攻草木。 又窄陿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轂小而長則柞。 又大而外也。【考工記】鐘侈則柞。 又【類篇】助伯切,音斮。捕獸檻中機曰柞鄂。【中庸·孔疏】擭謂柞㮙也。 又【集韻】仕下切。同槎。衺斫也。 又【集韻】實窄切。齧也。 柞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基本字义

zuò(ㄗㄨㄛˋ)

⒈  “栎”的通称:柞蚕。柞丝。柞栎。

其他字义

zhà(ㄓㄚˋ)

⒈  〔柞水〕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木、乍声

English

oak; spinous evergreen tree; to clear away trees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