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拼音
shì 釋部首 采 釋笔画 20 注音
ㄕˋ 繁体字 釋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捺撇横竖撇捺竖折竖竖横横竖横捺撇横横竖 釋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釋五笔86:TOLF 釋五笔98:TOLF 五行:金 UniCode:U+91CB 四角号码:26941 仓颉:HDWLJ GBK编码:E18C 规范汉字: 釋的解释
● 釋
shì ㄕˋ
◎ 见“释”。
釋的汉语字典
[①][shì]
[《廣韻》施隻切,入昔,書。]
“舍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释1”的繁体字。“醳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解释;阐释。
(2)消溶;熔化。
(3)解开。
(4)脱掉。
(5)解除;消除。
(6)废弃;放弃。
(7)放下。
(8)遗留。
(9)释放。
(10)赦宥;免除。
(11)放逐。
(12)浸渍。
(13)淘米。
(14)释迦牟尼的简称。亦泛指佛教或僧人。
(15)文体名。
[②][yì]
[《字彙補》羊益切]
通“懌1”。“释2”的繁体字。
喜悦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施隻切,入22昔,shi,梗開三入清書
[平水韵]:入声十一陌
[粤 语]:sik1
[闽南语]:sek4
釋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下】【釆字部】 釋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290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賞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施隻切,?音適。【說文】解也。从釆,釆取其分別物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春王正月,公在楚,釋不朝正于廟也。【註】釋,解也。【疏】解釋公所以不得親自朝正也。【吳語】乃使行人奚斯釋言於齊。【註】釋,解也。以言自解。 又【廣韻】捨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今農事棄捐,而采銅者日蕃,釋其耒耨,冶鎔炊炭。【管子·霸形篇】釋實而攻虛,釋堅而攻膬,釋難而攻易。 又消也,散也。【前漢·景十三王傳】骨肉冰釋。【註】師古曰:冰釋,言消散也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北方有不釋之冰。 又放也。【書·多方】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【傳】開放無罪之人。【左傳·哀八年】請釋子服何於吳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釋,服也。【疏】釋者,釋去恨怨而服也。 又【書·大禹謨】釋兹在兹。【傳】釋,廢也。 又【禮·王制】出征,執有罪反,釋奠于學,以訊馘告。【註】釋菜奠幣,禮先師也。 又【禮·禮器】禮釋回,增美質。【註】釋,猶去也。回,邪辟也。又【儀禮·士虞禮】舉魚腊俎,俎釋三个。【註】釋,猶遺也。 又【書·伊訓】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則釋。【疏】釋弦發矢。 又潤也。【禮·內則】欲濡肉,則釋而煎之以醢。【疏】欲得濡肉,則以水潤釋而煎之以醢也。 又【詩·大雅】釋之叟叟。【傳】釋,淅米也。 又釋迦,佛號。今僧家皆稱釋氏。【支遁·詠人日詩】釋迦乗虛會。【梁昭明·東齋聽講】昔聞孔道貴,今覩釋花珍。 又姓。 又【韻會】或作澤。【詩·周頌】其耕澤澤。【註】言土解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水有時以澤。 又【集韻】亦作繹。通作醳。【史記·魏世家】與其以秦醳衞,不如以魏醳衞。 又【字彙補】羊益切,音亦。悅也。【六書正譌】別作懌,非。【嵆康·琴賦】康樂者聞之,則欨愉懽釋。 又【韻補】叶施灼切,音爍。【楚辭·九章】凌陽侯之泛濫兮,忽翺翔之焉薄。心絓結而不解兮,思蹇產而不釋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食貨志】今農事棄捐,而采銅者日蕃,釋其耒耨,冾鎔炊炭。〕 謹照原文冾改冶。 釋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