誡拼音
jiè 誡部首 言 誡笔画 14 注音
ㄐㄧㄝˋ 繁体字 誡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横横撇竖折撇捺 誡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誡五笔86:YAAH 誡五笔98:YAAH 五行:火 UniCode:U+8AA1 四角号码:03650 仓颉:YRIT GBK编码:D55D 规范汉字: 誡的解释
● 誡
jiè ㄐㄧㄝˋ
◎ 见“诫”。
誡的汉语字典
[①][jiè]
[《廣韻》古拜切,去怪,見。]
“诫1”的繁体字。
(1)警告;告戒。
(2)戒备;警惕。
(3)嘱告。
(4)教令。
(5)文体名。一种规劝、告戒的文章。
(6)指佛教戒律。
(7)通“駭”。《易·比》:“顯比,王用三驅,失前禽,邑人不誡。”俞樾《群经平议·周易一》:“誡當讀爲駭……邑人不誡,言不驚駭也。”一说为惩罚。见高亨《周易大传今注》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古拜切,去16怪,jiè,蟹開二去皆見
[平水韵]:去声十卦
[粤 语]:gaai3
誡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誡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163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古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拜切,?音戒。【說文】敕也。【玉篇】命也,告也。【廣韻】言警也。【增韻】警敕之辭曰誡。【易·比卦】邑人不誡。又【繫辭】小懲而大誡。【左傳·桓十一年】鄖人軍其郊,必不誡。【史記·周本紀】乃命伯臩申誡太僕。【荀子·强國篇】發誡布令而敵退,是主威也。【文中子·問易篇】君子思過而預防之,所以有誡也。【正韻】?與戒同。 又劒名。【刀劒錄】秦昭王鑄一劒,長三尺,銘曰誡。 又叶居吏切,音記。【劉向·列女頌】雖曰女則,亦實男誡。男女覽兹,厥事甚備。 又【類篇】或作䛺。【字彙補】譌作?,非。 誡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