堤字的意思

堤拼音    堤部首 土 堤笔画 12 注音 ㄉㄧ    繁体字 隄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横竖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堤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堤五笔86:FJGH 堤五笔98:FJGH 五行:土 UniCode:U+5824 四角号码:46181 仓颉:GAMO GBK编码:B5CC 规范汉字:2519 堤的解释


dī   ㄉㄧˉ
◎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:河堤。海堤。堤岸。堤坝。堤防。堤堰。

英文翻译


bank   mound

堤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隄 dī 
〈词性:名〉
(1) (形声。从土,是声。本义:河堤,堤坝)
(2) 同本义 [dike;dyke]
隄,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完堤防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脩堤梁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河堤绕绿水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赠清漳明府侄聿》
(3) 又如:河堤;海堤;堤埽(堤和埽。亦泛指堤坝);堤唐(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)
(4) 陶器的底座 [base]
蓼菜成行,瓶瓯有堤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堤的汉语字典

[①][dī]
[《廣韻》都奚切,平齊,端。]
亦作“隄1”。
(1)沿江河湖海修筑的防水建筑物。多用土、石筑成。
(2)筑堤。
(3)瓶瓯的底座。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蓼菜成行,瓶甌有堤。”高诱注:“堤,瓶甌下安也。”一说为提梁。见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·〈词性:淮南子证闻〉後序》。
[②][shí]
[《廣韻》是支切,平支,禪。]
见“堤2封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是支切,上平5支,chí,止開三平支A常
[平水韵]:上平八齐
[国 语]:dī,tí
[粤 语]:tai4
[闽南语]:the5

堤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堤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233第20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是支切【集韻】常支切,?音匙。堤封頃畝。【漢書】作提。【顏師古曰】提封者,大舉其封疆也。 又【廣韻】都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黎切,?音氐。防也。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。【淮南子·銓言訓】瓶甌有堤。又【集韻】勻規切,音畦。沐堤,郡名。 又地名。鯀堤,在直隸淸河縣西,相傳鯀治水所築,側有廉頗墓。又大堤,在襄陽,宋隋王誕爲襄陽郡,聞諸女歌,因作大堤詞。【韓愈·送李遜赴襄陽詩】風流峴首客,花豔大堤倡。 又【廣韻】都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典禮切,?音底。滯也。築土遏水曰堤。亦作底,劉兆曰:緣邊也。?與隄通。 【正韻】堤本上聲,無平聲。後人相沿作平聲用。 堤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基本字义

dī(ㄉ一)

⒈  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:河堤。海堤。堤岸。堤坝。堤防。堤堰。

汉英互译

bank、mound

造字法

形声:从土、是声

English

dike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