苽拼音
gū 苽部首 艹 苽笔画 8 注音
ㄍㄨ 繁体字 苽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竖撇撇折捺捺 苽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苽五笔86:ARCY 苽五笔98:ARCY 五行:木 UniCode:U+82FD 四角号码:44232 仓颉:THVO GBK编码:C682 规范汉字: 苽的解释
● 苽
gū ㄍㄨˉ
◎ 同“菰”。
苽的汉语字典
[①][gū]
[《廣韻》古胡切,平模,見。]
同“菰1”。
植物名。生池沼中,今名茭白。可食。
[②][guā]
同“瓜1”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古胡切,上平11模,gū,遇開一平模見
[粤 语]:gu1
苽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苽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025第14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攻乎切,音姑。【說文】彫胡也。【禮·內則】蝸醢而苽食雉羹。【周禮·天官·膳夫註】六穀:稌、黍、稷、梁、麥、苽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大旱,苽封熯。【註】苽生水上相連,持大如蒲者也。 又【詩·周南】葛藟纍之。【疏】藟,一名巨苽。
考證:〔【禮·內則】蝸醯,而苽食雉羹。〕 謹照原文蝸醯改蝸醢。〔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大旱苽封熯。【註】苽生水上相連,特大而薄者也。〕 謹照原註特改持。而改如。据道藏本薄改蒲。 苽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