唲字的意思

唲拼音 ér    唲部首 口 唲笔画 11 注音 ㄦˊ    繁体字 唲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折 唲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唲五笔86:KVQN 唲五笔98:KEQN 五行:土 UniCode:U+5532 四角号码:67012 仓颉:RHXU GBK编码:8684 规范汉字: 唲的解释


ér   ㄦˊ
◎ 〔嚅唲〕强笑曲从的样子。

唲的汉语字典

[①][ér]
[《廣韻》汝移切,平支,日。]
见“嚅唲”。
[②][wā]
[《集韻》塢皆切,平皆,影。]
(1)见“唲2嘔”。
(2)见“唲2齵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汝移切,上平5支,ér,止開三平支A日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国 语]:ér
[粤 语]:ji4waa1

唲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唲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93第23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廣韻】汝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支切,?音兒。【廣韻】曲從貌。【集韻】嚅唲,强笑。【楚辭·卜居】喔咿嚅唲。【註】皆强笑之貌。嚅唲,一作儒兒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於佳切【韻會】英佳切,?音娃。【玉篇】唲嘔,小兒語也。【廣韻】嘔唲,聲也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拊循之,唲嘔之。【淮南子·要略篇】攕揳唲齵之郄也。【廣韻】【集韻】書作?。 又【集韻】塢皆切,音諰。義同。 唲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ér(ㄦˊ)

⒈  〔嚅唲〕强笑曲从的样子。

其他字义

wā(ㄨㄚ)

⒈  〔唲呕(ǒu)〕小孩说话声;亦指(像对待小孩般地)慈爱。

English

forced laughter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