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鄁
bèi ㄅㄟˋ
◎ 古同“邶”。
[①][bèi]
[《廣韻》蒲昧切,去隊,並。]
亦作“鄁1”。
(1)古国名。周武王克商后,分朝歌以北之地为邶,南为鄘,东为卫。以邶封纣子武庚。武庚叛,周公尽以其地封弟康叔,而迁邶鄘之民于雒邑。
(2)邶地之乐。《诗》有《邶風》十九篇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蒲昧切,去18隊,bèi,蟹合一去灰並
[平水韵]:去声十一队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鄁
⒈ 古同“邶”。
鄁字UNICODE编码U+9101,10进制: 37121,UTF-32: 00009101,UTF-8: E9 84 81。
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