獱拼音
biān 獱部首 犭 獱笔画 17 注音
ㄅㄧㄢ 繁体字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折撇捺捺折横竖撇撇竖折横横横撇捺 獱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獱五笔86:QTPM 獱五笔98:QTPM 五行: UniCode:U+7371 四角号码:43286 仓颉:KHJMC GBK编码: 规范汉字: 獱的解释
● 獱
biān ㄅㄧㄢˉ
◎ 古同“猵”。
獱的汉语字典
[①][bīn][biān]
[《廣韻》符真切,平真,並。]
[《集韻》卑民切,平真,幫。]
即獱獭。又称猵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符眞切,上平17眞,pín,臻開三平眞A並
獱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獱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720第17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符眞切【集韻】毗賔切,?音頻。【玉篇】獺屬。【廣韻】獺之別名。【孟子註】獺,獱也。【集韻】或作猵。 又【集韻】?民切,音賔。獺屬。似狐靑色,居水中,食魚。【揚雄·校獵賦】蹈獱獺。【註】蘇林曰:獱,音賔。師古曰:獱,小獺也。 又【唐韻】布懸切【集韻】?眠切,?音邊。【說文】猵,或作獱。義同。 獱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