酳拼音
yìn 酳部首 酉 酳笔画 14 注音
ㄧㄣˋ 繁体字 酳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折撇折横横折折捺竖折横横 酳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酳五笔86:SGXE 酳五笔98:SGXE 五行:金 UniCode:U+9173 四角号码:12627 仓颉:MWVIB GBK编码:E153 规范汉字: 酳的汉语字典
[①][yìn]
[《廣韻》羊晉切,去震,以。]
(1)食毕以酒漱口。古代宴会或祭祀时的一种礼节。
(2)献酒使少饮或漱口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羊晉切,去21震,yìn,臻開三去眞A以
[平水韵]:去声十二震
[粤 语]:jan6
酳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酉集下】【酉字部】 酳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283第10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羊晉切【集韻】羊進切,?引去聲。【廣韻】酒漱口也。【禮·樂記】執爵而酳。【疏】謂食訖,天子親執爵而酳口也。又【昏禮】合卺而酳。【疏】酳,演也。謂食畢飮酒演安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贊洗爵酌酳主人。【註】酳,漱也。酳之言演也,安也。【嵆含·伉儷詩】挹用合卺酳,受以連理盤。 又【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】主人洗角,升酌酳尸。【註】酳,猶衍也,是獻尸也。又【士虞禮】主人洗廢爵酌酒酳尸。【註】酳,安食也。 又【集韻】士靳切,又士刃切。義?同。 【玉篇】與?同。 酳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