籊拼音
tì 籊部首 竹 籊笔画 20 注音
ㄊㄧˋ 繁体字 籊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折捺横折捺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籊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籊五笔86:TNWY 籊五笔98:TNWY 五行:木 UniCode:U+7C4A 四角号码:88215 仓颉:HSMG GBK编码:BB47 规范汉字: 籊的解释
● 籊
tì ㄊㄧˋ
◎ 〔籊籊〕长而尖细,如“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”
籊的详细解释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籊 tì
籊的汉语字典
[①][tì]
[《廣韻》他歷切,入錫,透。]
[《廣韻》徒歷切,入錫,定。]
(1)见“籊籊”。
(2)竹名。体细长,可为箫笛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徒歷切,入23錫,dí,梗開四入青定
[平水韵]:入声十二锡
[粤 语]:dik6tik1
籊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籊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903第04(点击查看原图) 的拼音: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他歷切,音惕。竹長殺貌。【詩·衞風】籊籊竹竿,以釣于淇。【傳】籊籊,長而殺也。 又【廣韻】徒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亭歷切,?音狄。義同。 籊的字源字形
字源字形
中国大陆宋体
台湾细明体
香港明体
日本明朝体
韩国明朝体
旧字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