猒字的意思

猒拼音 yàn    猒部首 犬 猒笔画 12 注音 ㄧㄢˋ    繁体字 猒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捺 猒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猒五笔86:JEDY 猒五笔98:JEDY 五行:金 UniCode:U+7312 四角号码:63284 仓颉:ABIK GBK编码:AA5F 规范汉字: 猒的解释


yàn   ㄧㄢˋ
◎ 古同“厌”。

猒的汉语字典

[①][yàn]
[《廣韻》於豔切,去豔,影。]
[《廣韻》一鹽切,平鹽,影。]
同“厭2”。
(1)饱;饱足。
(2)引申为饱受,受足。
(3)满足。
(4)厌恶;厌倦。
(5)信服;使信服。
(6)欺骗。
[②][yān]
[《集韻》於鹽切,平鹽,影。]
同“厭4”。
[③][yā]
[《集韻》益涉切,入葉,影。]
同“厭1”。
镇压;抑制。参见“猒3當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一鹽切,下平24鹽,yān,咸開三平鹽A影
[平水韵]:下平十四盐
[粤 语]:aat3jim3ngaat3

猒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猒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713第10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於鹽切【廣韻】一鹽切【韻會】幺鹽切,?音懕。【說文】飽也。从甘从肰。【玉篇】足也。【說文】或作?。【玉篇】亦作?。【廣韻】亦作饜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於豔切,音嬮。義同。【廣韻】亦作饜。【集韻】亦作厭懕。 又【玉篇】於甲切,音押。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魘。義?同。 【集韻】本作厭。或作壓。 猒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金文  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yàn(一ㄢˋ)

⒈  古同“厌”。

异体字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