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僓
tuǐ ㄊㄨㄟˇ
◎ 娴雅。
◎ 长的样子。
[①][tuí]
[《集韻》徒回切,平灰,定。]
(1)颓败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僓,音頽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宣(宣颖)云:'於是乎颓然隳壞,天理盡而生機熄矣。'”一说放任不矜。郭象注:“唯僓然無矜,遺形自得,道乃盡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僓然,放任不矜之貌。”
(2)见“僓僓”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吐猥切,上14賄,tuǐ,蟹合一上灰透
[国 语]:tuǐ,tuí
[粤 语]:teo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
僓
⒈ 娴雅。
⒉ 长的样子。
僓
⒈ 顺。
⒉ 简易。
⒊ 古通“隤”,崩坏。
僓字UNICODE编码U+50D3,10进制: 20691,UTF-32: 000050D3,UTF-8: E5 83 93。
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