硷字的意思

硷拼音 jiǎn    硷部首 石 硷笔画 12 注音 ㄐㄧㄢˇ    繁体字 鹼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撇竖折横撇捺横捺捺撇横 硷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硷五笔86:DWGI 硷五笔98:DWGG 五行:土 UniCode:U+7877 四角号码:18619 仓颉:MROMM GBK编码:BCEF 规范汉字: 硷的解释


(礆)
jiǎn  ㄐㄧㄢˇ
◎ 同“碱”。

硷的汉语字典

[①][jiǎn]
[《廣韻》古斬切,上豏,見。]
[《廣韻》七廉切,平鹽,清。]
“硷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鹻1”。
(1)土内所含的一种质料,成分为碳酸钠,性滑味咸,洗衣可去垢污,多用于肥皂、玻璃等的制造。
(2)化学上的硷类,亦单称硷。
(3)被盐硷侵蚀。(1)陶器受硷性的侵蚀,彩釉剥落。如:好好的罐子,可惜硷了。(2)砖墙表面泛起白色的斑痕。如:新砌的墙全硷子。

音韵参考

[粤 语]:gaan2

硷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亥集下】【鹵字部】 鹼; 康熙笔画:24; 页码:页831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魚占切【集韻】魚窆切,?音驗。【說文】鹵也。 又【廣韻】七廉切【集韻】千廉切,?音籤。【廣韻】水和鹽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古斬切,音減。義同。 又【正字通】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,去垢穢。 又石鹼。【本草】出山東濟寧諸處,土人採蒿蓼之屬,掘坎浸水,漉起爆乾,燒灰,以原水淋汁,入粉麪汁內,久則凝如石,可澣衣,狀類鹼,故亦得鹼名。 硷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硷(礆)jiǎn(ㄐ一ㄢˇ)

⒈  同“碱”。

English

alkaline, alkali, lye, salt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