跽字的意思

跽拼音    跽部首 足 跽笔画 14 注音 ㄐㄧˋ    繁体字 跽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折横折捺折捺捺 跽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跽五笔86:KHNN 跽五笔98:KHNN 五行:木 UniCode:U+8DFD 四角号码:67131 仓颉:RMSUP GBK编码:F5D5 规范汉字:7822 跽的解释


jì   ㄐㄧˋ
◎ 长跪,挺直上身两膝着地。

跽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jì 
〈词性:动〉
(1) 长跪。长时间双膝着地,上身挺直 [prostrate;kneel for a long time]
跽,长跪也。从足,忌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项王按剑而跽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秦王跽而请曰:“先生何以幸教寡人?”——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
(2) 又如:跽受(跪受);跽跪(两膝着地,上身挺直);跽跗(屈膝跪倒);跽拜(跪拜);跽坐(两膝着地,臀部坐在小腿肚上)
(3) 又指半跪,单膝着地 [kneel]
一人跽左足,蹲右足,以手捧膝作缠结状。——明· 黄淳耀《李龙眠画罗汉记》

跽的汉语字典

[①][jì]
[《廣韻》暨几切,上旨,羣。]
亦作“1”。
(1)两膝着地,上身挺直。
(2)引申为拜伏、敬奉。
(3)指半跪,单膝着地。
(4)指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曁几切,上5旨,jì,止開三上脂A群
[平水韵]:上声四纸
[粤 语]:gei6

跽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跽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226第11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暨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几切【正韻】巨綺切,?音技。【說文】長跪也。【釋名】忌也。見所敬忌,不敢自安也。【戰國策】秦王跽曰:先生不幸敎寡人乎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項王按劒而跽。【莊子·人閒世】擎跽拳曲,人臣之禮也。 又與?通。【史記·滑稽傳】髠帣韝鞠?。【註】徐廣曰:?與跽同,謂小跪也。 跽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基本字义

jì(ㄐ一ˋ)

⒈  长跪,挺直上身两膝着地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足、忌声

English

to kneel for a long time, to go down on hands and knees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