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字的意思

藉拼音    jiè    藉部首 艹 藉笔画 17 注音 ㄐㄧˊ    ㄐㄧㄝˋ    繁体字 藉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横横横竖撇捺横竖竖横竖折横横 藉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藉五笔86:ADIJ 藉五笔98:AFSJ 五行:木 UniCode:U+85C9 四角号码:44961 仓颉:TQDA GBK编码:BDE5 规范汉字:3390 藉的解释


jiè   ㄐㄧㄝˋ
◎ 垫在下面的东西。
◎ 衬垫:枕藉。
◎ 同“借”。
◎ 抚慰:慰藉。
◎ 含蓄:蕴藉。
◎ 假设,假使:“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当斩。藉第令毋斩,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”。

藉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jí 
〈词性:动〉
(1) 践踏;欺凌 [tread on;bully]
藉贫孱者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杀夫子者无罪,藉夫子者不禁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(2) 进贡 [pay tribute]
无以藉君,与君相忆也。——南朝梁· 吴均《续齐谐记》
(3) 登记;记 [record]
藉长幼贫氓之数。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(4) 通“籍”。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[confiscated property]。如:藉没(没收)
(5) 顾念;顾惜 [take good care of]。如:藉不得(顾不得)
(6) 用绳缚 [tie;bind]。如:藉靡(缚,捆绑)
词性变化
jí 
〈词性:形〉
杂乱 [in disorder]
公门少推恕,鞭朴恣狼藉。——柳宗元《田家》
jí 
〈词性:名〉
(1) 通“籍”
(2) 藉田 [field]。古代天子、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
天子为藉千亩,诸侯为藉百亩。——《礼记》
(3) 耕种藉田 [till]
古之必藉千亩者,礼之饰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非国语上》
(4) 赋税 [taxes]。如:藉敛(征收税赋)
(5) 通“阼”。势位 [potency]
因传柄移藉,使杀生之机、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(6) 另见 jiè 
基本词义
jiè 
〈词性:名〉
(1) (形声,从艸,籍声。本义:作衬垫的东西)
(2) 同本义 [pad]
藉,祭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藉之为言席也。
藉用苇席。——《仪礼·士虞礼》
藉乃燔林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缫藉九寸。——《周礼·大行人》
藉用白茅,无咎。——《易·大过》
执玉,其有藉者则裼,无藉者则袭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藉的汉语字典

[①][jiè]
[《廣韻》慈夜切,去禡,從。]
“籍2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耤2”。
(1)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。
(2)以物衬垫。
(3)坐卧在某物上。
(4)助,有助于。
(5)宽厚有涵养。参见“藴藉”。
(6)抚慰;安慰。参见“慰藉”。
(7)连词。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。
(8)同“借”。因;凭借;依托。
[②][jí]
[《廣韻》秦昔切,入昔,從。]
(1)践踏;凌辱。
(2)贡献;进献。
(3)盛;多。
(4)顾念;顾惜。
(5)用绳缚。
(6)通“籍”。藉田。
(7)通“籍”。耕种藉田。
(8)通“籍”。登记;记。
(9)通“籍”。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。
(10)通“籍”。赋税。
(11)通“阼”。势位。
(12)通“笮”。压迫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慈夜切,去40禡,jiè,假開三去麻從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二禡·入声十一陌
[粤 语]:ze3ze6zik6
[闽南语]:chek8,chiah4

藉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藉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063第42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慈夜切,音躤。【說文】祭藉也。【易·大過】藉用白茅。【註】薦藉于物。 又【禮·曲禮】執玉,其有藉者則裼,無藉者則襲。【註】藉,藻也。【疏】凡執玉必有其藻,以承于玉。【儀禮·聘禮註】藉謂繅也。繅所以蘊藉玉。 又【孟子】助者,藉也。【趙岐註】猶人相借力助之也。【戰國策】藉兵乞食于西周。 又【前漢·薛廣德傳】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。【註】寬博有餘也。 又【後漢·隗囂傳】光武素聞其風聲,報以殊禮,所以慰藉之良厚。 又【綱目集覽】身之所依曰藉。 又【釋名】咀藉也,以藉齒牙也。 又秦昔切,音籍。狼藉,離披雜亂貌。【前漢·江都易王傳】國中口語藉藉,無復至江都。 又【周語】宣王卽位,不藉千畝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其開藉田。 又【穀梁傳·哀十三年】其藉于成周,以尊天王。【註】藉謂貢獻。 又【莊子·應帝王】猿狙之,便執斄之狗來藉。【註】藉,繩也。 又【史記·武安侯傳】今吾身在也,而人皆藉吾弟。【註】藉,蹈也。 又姓。【國語】藉偃,晉大夫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讀胙。【史記·商君傳】註新序論:周室歸藉。【索隱】藉音胙。 又【韻補】秦二切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原野蕭條,目極四裔。禽相鎭壓,獸相枕藉。 藉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jiè(ㄐ一ㄝˋ)

⒈  垫在下面的东西。

⒉  衬垫:枕藉。

⒊  同“借”。

⒋  抚慰:慰藉。

⒌  含蓄:蕴藉。

⒍  假设,假使:“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当斩。藉第令毋斩,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”。

其他字义

jí(ㄐ一ˊ)

⒈  践踏,凌辱:“人皆藉吾弟”。狼藉。

⒉  进贡:“其藉于成周”。

⒊  〔藉藉〕同“籍籍”。

⒋  姓。

造字法

形声:上形下声

English

mat, pad; rely on; pretext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