喁字的意思

喁拼音 yóng       喁部首 口 喁笔画 12 注音 ㄩㄥˊ    ㄩˊ    繁体字 喁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竖折横竖折横横竖折竖横捺 喁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喁五笔86:KJMY 喁五笔98:KJMY 五行:土 UniCode:U+5581 四角号码:66027 仓颉:RWLB GBK编码:E0AF 规范汉字:5152 喁的解释


yóng  ㄩㄥˊ
◎ 〔喁喁〕a.低声,如“喁喁细语”;b.随声附和,如“喁喁相和”;c.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,如“延颈举踵,喁喁然,皆争归义”。
◎ 鱼口向上,露出水面:“水浊则鱼喁”。

喁的详细解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yóng 
〈词性:形〉
(1) (形声。从口,禺( yù)声。本义:鱼口向 上露出水面)
(2) 同本义 [a fish sticking its mouth out of the water]
喁,鱼口上见。——《说文》
水浊则鱼喁,令苛则民乱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(3) 仰望期待的样子 [looking up to]。如:喁望(仰望;渴望)
(4) 另见 yú
基本词义

〈词性:名〉
(1) 应和的声音 [responding voice]
前者唱于,而随者唱喁。——《庄子》
(2) 另见 yóng 

喁的汉语字典

[①][yóng]
[《廣韻》魚容切,平鍾,疑。]
(1)鱼口露出水面咂动貌。
(2)见“喁喁”。
[②][yú]
[《集韻》元俱切,平虞,疑。]
应和声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魚容切,上平3鍾,yóng,通開三平鍾疑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·上平七虞
[国 语]:yóng,yú
[粤 语]:jung4jyu4

喁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  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喁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97第12(点击查看原图)  的拼音: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魚容切,音顒。【說文】魚口上見。【廣韻】噞喁。【韓詩外傳】水濁則魚喁。【庾肩吾詩】江潭作噞喁。 又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延頸舉踵,喁喁然,皆爭歸義。【註】喁,五恭反,口向上也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聲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元俱切,音愚。【集韻】魚口出入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聲也。【韻會】聲相和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前者唱于,而隨者唱喁。【音義】喁,五恭反,徐又音愚。【史記·日者傳】公等喁喁者也,何知長者之道乎。 又【集韻】語口切,音偶。義同。【莊子音義】又五斗反。 又五矩切,音麌。噞喁,魚口聚貌。 喁的字源字形

字源字形

小篆   楷体   中国大陆宋体  台湾细明体  香港明体  日本明朝体  韩国明朝体  旧字形  

基本字义

yóng(ㄩㄥˊ)

⒈  〔喁喁〕a.低声,如“喁喁细语”;b.随声附和,如“喁喁相和”;c.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,如“延颈举踵,喁喁然,皆争归义”。

⒉  鱼口向上,露出水面:“水浊则鱼喁”。

造字法

形声

English

the mouth of a fish at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, gasping for breath

汉语字典

偏旁部首

笔画查字

汉字结构